短评:中国如何向世界诠释奥林匹克新格言?
作者:Admin 来源: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:2021-08-10 03:17:57
(东西问)短评:中国如何向世界诠释奥林匹克新格言?
中新社北京8月9日电 题:中国如何向世界诠释奥林匹克新格言?
作者 徐雪莹
东京夏季奥运会8日晚闭幕。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出色发挥、媒体和观众的理性包容,成为对“更快、更高、更强——更团结”的奥林匹克新格言的完整诠释。
一是不断超越自我。
本届奥运会上,中国代表团发挥出色,令世人感受到老将们的拼搏与韧性,惊叹于高水准“Z世代”选手的“井喷”。
89年前,当刘长春孤身一人远渡重洋、站上奥运赛场时,华夏大地山河破碎,又何谈发展体育?37年前,当许海峰沉着冷静、射落中国奥运首金时,新中国体育事业方才真正进入“奥运水平”。从首次参加奥运会到获得首枚金牌,中国用了半个多世纪,但也正是这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,让中国竞技体育的水平不断上升,并从“单点突破”逐步发展为“全面进步”。
1996年,NBA球员布伦特·巴里的惊天一扣向世界证明了“白人也能飞”;如今,苏炳添在奥运赛道上跑出历史级速度,则让世人看到黄种人也能成为“百米飞人”。这种突破的意义甚至不局限在运动员自身或其所代表的国家,而是促使体育回归其超越性别、国别、种族的本质,成为跨越意识形态分歧的桥梁。
当地时间8月1日晚,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中,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.98秒的成绩获得第六名,作为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,他再次创造了历史。图为苏炳添在赛后身披国旗。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二是打破“唯金牌论”。
中国金牌数一度超过美国,《纽约时报》刊文暗示中国运动员为“金牌机器”。事实上,从东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展示出的拼搏与洒脱,观众表现出的理性与平和来看,“唯金牌论”已不再是中国的现实描摹。
“国乒队人均喜剧人”“李佳伦被网友流言暖到不想退役”“全网美食投喂张家齐”……频频登上热搜榜的各色奥运会话题,展现了中国运动员赛场外鲜活、可爱的一面,亦反映出网友对运动员更理解、尊敬、包容的态度。温暖友善的舆论氛围,无疑让所谓“唯金牌论”黯然失色。
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" >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" />当地时间8月5日,在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决赛中,由陈梦、孙颖莎、王曼昱组成的中国队3比0完胜伊藤美诚、石川佳纯、平野美宇组成的日本队,取得奥运会乒乓球女团四连冠。图为中国“冠军观赛团”合影。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
相比之下,网球选手大坂直美爆冷出局后,一度遭受日本国内民众网暴。《东京体育》甚至称,“点燃主火炬的选手犯下这样的错误,对主办国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污点。”反而是不少中国网友,通过社交媒体对大坂直美送上安慰与祝福。中国媒体和观众的理性与包容,更让世界看到一个体育大国在向体育强国迈进时的难得成熟。
三是践行“友谊第一”。
本届奥运会上,多国运动员赛后对着镜头花式“比心”,成为一道暖心的风景线,最早作出这一尝试的,正是中国射击小将杨倩。男子体操全能赛场上,中国选手肖若腾遗憾摘银,仍向饱受争议的日本冠军桥本大辉表示祝贺。中国央视在转播男篮比赛时,镜头长时间定格在老将路易斯·斯科拉身上,充分表达了对这位功勋老将“最后一舞”的尊敬。中国“00后”体操选手管晨辰夺冠后与美国名将拜尔斯的拥抱,更被誉为“奥林匹格精神在闪光”。赛场内外,中国运动员始终尊重对手、谦逊有礼,用实际行动解释了何为“友谊第一、比赛第二”。
竞技体育中,选手夺金是对奥林匹克格言中“更高、更快、更强”的践行;中国奥运健儿的赛场表现,则让“更团结”的新主张照进现实。
5个月后,奥运圣火将来到中国。作为史上首个举办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,北京将如何再次阐释奥运精神,值得全世界共同期待。(完)
免责声明: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,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.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,请联系删除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