软件业规模将达5000亿 南京打造数字经济名城
作者:Admin 来源: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:2019-08-01 04:34:50
软件业规模将达5000亿 南京打造数字经济名城
第十五届中国(南京)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上,企业展示最新成果。泱波摄
在前不久落幕的第十五届中国(南京)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(以下简称软博会)上,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家企业齐聚古都南京,共同展望“数字经济”下的“智慧未来”,共签约项目80余项,总投资额超过340亿元。
见证了南京软件产业从起步到腾飞的南京软博会,十四年来,其规模由小到大,参展企业越来越多,从刚开始的着重服务外包发展,到现在已变成引领新经济前沿的博览会,成为南京“新经济”发展的风向标。
软博会在留下累累硕果的同时,也给全体南京市民留下深深思索:即将迈过5000亿元规模门槛的南京软件业,如何在新一轮发展大潮中抢抓机遇,破解增长速度不够快、龙头企业不够多的难题?同时,如何借力软件产业,进一步迈向“数字经济名城”?
软件名城有“高原”没“高峰”
“为什么我们软件信息产业规模在全国领先,却没有涌现华为这样的本土龙头企业?”
今年软博会开幕的前一天,江苏省委常委、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连发十问,“软件产业缺龙头”排在第二位。
南京软件产业从2000年左右开始起步,从数十亿元产业规模做到数千亿元,规模位居全省第一、全国第四,成为首个“中国软件名城”。2018年,江苏省完成软件业务收入超过8860亿元,其中,仅南京市就完成软件业务收入超过4500亿元,同比增长超过14.6%。成绩不可谓不亮眼。
但是,面向未来审视自身,不可否认的是,南京软件产业“有高原、缺高峰”的现象比较明显。主要表现为:产业集聚度还不高、领军企业不够多、品牌影响力不够强……这些都是南京不可忽视的短板。
“南京软件产业要再上新台阶,到底还缺什么?”软博会上,这一问题被抛给与会专家、学者,得到了许多极富启发意义的答案。其中,大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: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。
“下一步,南京将加强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,强化部门间的统筹协调,开展数字经济理论研究,制定科学严密、系统完整、符合数字经济产业形态的指标体系,为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础支撑。”南京市工信局副局长陈可科表示。
在软博会期间,张敬华也向全球软件行业“领头羊”发出诚挚邀请。据张敬华介绍,南京软件产业正逐步向网络化、平台化、服务化、智能化、生态化方向加速演进。
“应进一步依托科技资源与软件产业的优势,激发创新活力,加大对南京本地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力度,做强以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产业,打造‘数字经济名城’。”信通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勇表示。
数字基础设施为南京补足短板
“计算力就是生产力。”浪潮集团解决方案部总经理乔鑫说。
在数字经济时代,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发展,都离不开计算,计算能力已成为信息化社会的核心基础设施。
南京是全国五个通信枢纽、十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和全国互联网八大节点之一,也是“宽带中国”首批示范城市。但是,南京的数字基础设施并非没有短板。
在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任京暘看来,南京的算力基础设施存在明显的短板。他说,南京不仅缺乏较为先进的超级计算机等基础设施,一些较小的计算平台也散落在各高校院所,只满足自身的科研、教学需要,无法满足产业界尤其是中小企业对计算的需求。
不过,通过本届软博会的聚力,南京的这块短板有望得到弥补。在本届展会上,中科曙光南京先进计算中心正式挂牌,将其先进的硅立方先进计算系统部署在浦口科学城;浪潮集团表示将考虑在南京设立包含先进计算在内的研发中心,利用南京的科教人才优势,开展量子计算等前沿算力研究;浩鲸科技也与南京邮电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共同推进先进计算领域的研发和应用。
多位受访专家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,只有建立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,才能支撑数字经济良好发展。目前,南京市已拥有软件类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近130家。拥有涉软类新型研发机构近百家,占全市新型研发机构总量的48%。
创新之道,首要在培养人才。江苏省工业与信息化厅副厅长池宇认为,要想取得软件产业的突破,必须在教育端入手,在基础教育中加入相关软件知识,特别是使用我国自主开发的软件来当教材,培养孩子对软件的兴趣;在高等教育中紧跟产业需求,将产学研融合得更好。
自主可控支撑民族企业发展
“南京的软件产业优势非常明显,人才资源多、政策环境好、企业发展迅速,应充分抢抓机遇,实现突破性发展,在国产自主可控领域作出更大贡献。”
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走到哪里,就把自主可控的理念散播到哪里,他认为加强自主软件的研发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。“我们现在正处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阶段,软件产业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驱动力。”倪光南说,“希望南京能够紧抓机遇,进一步推进软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。”
中国工程院副院长、院士陈左宁也认为,中国的软件产业不能再依靠拿来主义发展短平快的软件产品,而是要依靠创新,加强软件产品和软件产业的自主可控。
“我们坚持做好移大树、育幼苗、老树发新芽‘三棵树’文章,大力培育枝繁叶茂的数字科技企业森林。”对于南京软件产业的未来,张敬华提出要更大力度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,“全面建设数字经济名城”的目标,并将之作为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新内涵。
与此同时,南京正持续加强名企名品培育力度。目前,全市拥有重点涉软企业4900家,涉软上市企业119家,“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”8家;全市累计登记2.4万件软件著作权,获得95项中国优秀软件产品,通信软件、智能交通、智能电网等软件产品占有率全国领先,超高压继电保护、电网安全稳定控制、民航空管等产品优势明显。
在日前举行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地标发展沙龙上,南京市也明确提出,将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打造成为“全省第一、全国前三、全球有影响力”的产业地标。除了巩固提升已经形成比较优势的领域外,南京还要大力培育符合产业发展方向、具有巨大潜力的领域,把特色做足、把优势做强、把竞争力做出来,通过引进培育并重,培育一批瞪羚、独角兽等高成长性企业,支持一批有条件的企业发展成为“顶天立地”的领军企业。
免责声明: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,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.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,请联系删除.